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9年9月30日)请邀请适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更多的细节与详情请参见讨论页。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9年9月26日)请协助补充参考资料、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9月26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地狱 (中华文化)"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条目可参照外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玉历宝钞》中描绘的地狱
地狱,是中华文化传统神话与宗教中行恶者死后进入的极苦世界,有一部分来自佛教地狱的概念。
地狱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多隔间或多层的地下空间,行恶者死后的灵魂会被带到那里,以惩罚他们在世时所犯下的罪行。在佛教和道教的释义中,地狱的层数及其主管神灵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经典也有不同的描述,因而极为多样化。每层所处理的罪行和处罚方式有所不同;但均为残酷的折磨,直到他们再度“死亡”,之后又恢复原状,以便再次遭受酷刑。
概念[编辑]
在中国宗教信仰中,相对于人世间,有鬼神所居的“幽冥”、“天界”、“仙境”一说。幽冥,又称阴间、阴司、黄泉、幽都,主管人间生死寿夭,对生前善恶赏罚,为阴曹地府之所在[1]。其构造体系,源自古代中国掌管刑狱的司法官僚系统[2]。
幽冥(古时凡非阳世即幽冥,甚至包括天神与山精水魅的居住地)的概念大于地府(阴间中亡魂居住的地方),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地府中犯罪亡魂被拷打的地方)。一般人死后,先到各县、州、府、都城隍处接受初审,再逐步移送地府。根据《太平经》,人在世间,“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行善之人,则其在阴曹的命簿“无恶之辞”,“天见善,使神随之,移其命籍,著长寿之曹”,不仅能长寿,而且还能让子孙得福,上善之人则能成神;行恶之人,死时则入恶曹地府判罪受罚,而以后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道教受其影响又发展出了十八层地狱的概念。
大概从汉代张道陵时,有三官大帝之说,分别为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分别管理天、地、水,而地官大帝统辖五岳名山与地府一切事宜,而又有泰山神东岳大帝为冥界主宰,因泰山是天子封禅所在,上通天庭,下通地府,故普通人死后亡魂会归于泰山之下,后来又认为酆都为冥界入口,则酆都之神酆都大帝也被奉为是冥界主宰,但两者职能、属性、部属及管辖范围几乎一模一样,民间常常视为同一神,然而在道教有说法认为两神皆共掌阴间,酆都大帝辅佐东岳大帝执掌地府,类似现今的司法院正副院长。十殿阎君则为两大帝之部下。
中国人认为地府大部分众生是安居乐业的,故相信这样的经济社会一定需要货币,中国人仿效了人间的黄金与白银,创造了地府的货币:冥纸,以焚化的方式传递给祖先,以资冥福。佛教传入后,民间受到佛教思想影响,认为阴间除了一般亡魂居住的地方,还有罪恶深重亡魂受刑罚的牢狱:是为“地狱”,一般人认为地狱是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间的“重狱”便是指“十八层地狱”。而十八层地狱分别由十殿阎君(阎罗王)掌管,地狱中最令亡灵痛苦的,是第十八层的无间地狱(即阿鼻地狱)。
另有人相信,地狱众生受尽各种苦刑的煎熬,但通过冥币能够买通地狱中的鬼卒,而免于较重的刑罚,已故亲属的家人往往会在春节、中元节、重阳节、清明扫墓节等节日,焚烧冥纸给“阴间”的亲属。
在佛教中,面燃鬼王(观音菩萨化现,道教则说是太乙救苦天尊所化身)就是地狱一切亡灵的领导者,为亡灵分衣施食,并随之于中元节升上阳世,监督众鬼。另外曾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是拯救地狱众生的救主,由于佛法传播甚广,无论是东岳大帝、酆都大帝、十殿阎君、面燃鬼王等都被民众认为是地藏王菩萨的护持者。民间还传说,曾经进入地狱拯救母亲的目连尊者,舍身于外道暗杀后,辅佐地藏王菩萨,立志普救枉死城众生。
历史[编辑]
地狱思想随着佛经的传译,由印度传入了中国。如,支娄迦谶所译《道行般若经》中有泥犁品一词,康巨译有《问地狱事经》[3],以及早期失译经《十八泥犁经》、《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等著作[4][3]。自此至唐宋时期,源自印度教、佛教的地狱以及轮回、业报等思想,便逐渐被汉族民间接受,并为道教所吸收。
至于阎罗王。被认为是地狱的主管,掌管阴曹地府。大约在南北朝期间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阎罗王的信仰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阎罗王观念:十殿阎罗王。
另外,道教还传有驱邪考召的仪式,用以“拘捕为害鬼神精邪,并加刑询拷问,逼其招供”,并且在考召过程完成之后,依鬼律行法,对鬼魅处置或押赴地狱[2][5]。对一般的亡者,则有为其“解冤赦罪”的炼度仪式,引导亡灵昇往仙界[6][7]。佛教用来处理鬼魂的方式,则主要为念诵佛经、超荐拔济、施食饿鬼,以助其超脱轮回,或转生善趣[8][9]。
十殿阎罗王[编辑]
主条目:十殿阎罗王
中国民间信仰,受到中国佛教与道教的影响,有十殿阎罗王之说。此说源于唐代,相传玉皇大帝册封阎罗王,由阎罗王统领地狱,阎罗王更分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号,称地府十王,又称十殿阎罗王,而十殿阎罗王及其一切部众受到酆都大帝与东岳大帝的管辖,负责管理地狱,还有许多的阴间事务则交由酆都六宫、阴司七十五司与四岳大帝负责,众神奉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萨为幽冥教主,并听命于旗下。
十殿阎罗王各有其主、诞辰和专职,简述如下:
第一殿:秦广王蒋(传说是:东汉的蒋子文),二月初一日诞辰(一说为二月初二日),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历,三月初一日诞辰,专司等活大地狱。
第三殿:宋帝王余,二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黑绳大地狱。
第四殿:五官王吕(伍官王),二月十八日诞辰,专司众合大地狱。
第五殿:阎罗王包(传说是:北宋的包拯),正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叫唤大地狱。
第六殿:卞城王毕,三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大叫唤大地狱。
第七殿:泰山王董(传说是:后汉的董极),三月二十七日诞辰,专司焦热大地狱。
第八殿:都市王黄(传说是:五代的黄思乐),四月初一日诞辰,专司大焦热大地狱。
第九殿:平等王陆,四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铁网阿鼻地狱与枉死城。
第十殿:转轮王薛,四月十七日诞辰,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转世。
参考文献[编辑]
^ 陰司的意思- 漢語詞典 - 漢語網.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 2.0 2.1 康豹. 精魂拘閉,誰之過乎?——道教與中國法律文化的建構初探. 温州大学学报. 2010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 3.0 3.1 萧登福 东方杂志第 22 卷第 2 期 1988 年 08 月 34页-40页 汉魏六朝佛教之“地狱”说(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出三藏记集》:“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十八泥犁经、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
安世高所譯經的研究 (1).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现存而不能肯定为安世高所译者三十五部:……十八泥犁经、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
^ 考召.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31).
^ 拔度.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 祭煉.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31).
^ 超薦.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5).
^ 蒙山施食.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31).
查论编中国汉族神话主题
天
道
德
太一
修道
神仙
真人
炁
太极
阴阳
五行
八卦
占卜
民间宗教
宗教
汉族神话人物
妖怪
神和传说人物
先秦
昊天上帝
社神
后土
女娲
燧人
伏羲
神农
三皇五帝
蚩尤
刑天
夸父
愚公
东王公
西王母
精卫
女魃
瑶姬
仓颉
沮诵
后羿
嫦娥
东汉
盘古
九天玄女
太上老君
四海龙王
宋
玉皇大帝
中坛元帅
二郎真君
大明
玄坛真君
玄天上帝
八仙
传说生物和妖怪
中国龙
灵龟
凤凰
麒麟
黄龙
螣蛇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应龙
谛听
貔貅
獬豸
驺虞
白泽
甪端
九尾狐
天狗
月兔
三足乌
石狮子
年兽
精(狐狸精、蛇精、树精、花精……)
山妖
水怪
僵尸
饿鬼
夜叉
罗刹
阿修罗
魔王(波旬)
短人
场所
紫微垣
扶桑
蓬莱
天堂
黄泉
地狱
幽冥
昆仑山
桃花源
瀛洲
方丈
海外三十六国
夜叉国
罗刹国
修罗场
典籍上古体系
《山海经》
《尚书》
《淮南子》
《易经》
《楚辞》
《诗经》
《穆天子传》
《礼记》
《列子》
《水经注》
《路史》
《左传》
《国语》
《竹书纪年》
《吕氏春秋》
《史记》
《帝王世纪》
道教体系参见此模板民间体系
晋
《搜神记》
《拾遗记》
《神异经》
《博物志》
《桃花源记》
唐
《宝莲灯》
宋
《太平广记》
《白蛇传》
大明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封神演义》
《西游记》
《东游记》
《北游记》
《南游记》
《金瓶梅》
《大明英烈传》
《续英烈传》
《承运传》
《黑暗传》
大清
《聊斋志异》
《说唐演义全传》
《说岳全传》
《红楼梦》
《子不语》
《阅微草堂笔记》
《镜花缘》
查论编阴间
阿兹特克神话
米克特兰(英语:Mictlān)
佛教
中有
地狱
中国神话
地狱
基督教
不灭火湖(英语:Lake of fire)
外边的黑暗(英语:Outer darkness)
炼狱
灵薄狱
地狱
古埃及宗教
冥界
日耳曼多神教与北欧信仰
冥界
纳斯特隆德
尼福尔海姆
尼福海尔(英语:Niflhel)
希腊与罗马神话
水仙平原
至福乐土
厄瑞玻斯
神佑群屿(英语:Fortunate Isles)
冥界
奥迦斯
塔耳塔罗斯
地狱
印度教
那落迦
帕塔拉(英语:Patala)
伊斯兰教
巴尔撒克(英语:Barzakh)
地狱
信禁(英语:Sijjin)
耆那教
那落迦
犹太教
亚巴顿
阿撒兹勒
亚伯拉罕之怀(英语:Bosom of Abraham)
杜达尔(英语:Dudael)
欣嫩子谷
坟墓
深渊(英语:Tehom)
佐阿·罗塔恰特(英语:Tzoah Rotachat)
玛雅神话
冥界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英语:Mesopotamian myths)
伊里伽尔(英语:Irkalla)
波斯神话
地狱(英语:Duzakh)
斯拉夫异教
宇宙三维度(英语:Prav-Yav-Nav)
神道
黄泉
苏美尔神话
库尔(英语:Ancient Mesopotamian underworld)
突厥宗教(英语:Turkic mythology)
冥界(英语:Tamag)
威尔士神话(英语:Welsh mythology)
安温
祆教
海密斯坦根(英语:Hamistagan)